摘要:促排卵治疗是不孕症治疗及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关键环节。明确其适应症与禁忌症对于保障治疗安全、提高生育成功率至关重要。本文系统分析了促排卵治疗的常见适应症,涵盖排卵障碍相关疾病及辅助生殖需求等情况;同时详细阐述了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规范的参考依据,促进促排卵治疗的合理应用。
一、引言
在生殖医学领域,促排卵治疗是一项重要且常用的技术手段。它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刺激卵巢,促使多个卵泡发育和排卵,为不孕症患者提供更多的受孕机会,同时也是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IVF - ET)中获取足够数量卵子的关键步骤。然而,促排卵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若在不恰当的情况下使用,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准确把握促排卵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是确保治疗安全有效的前提。
二、促排卵治疗的适应症
(一)排卵障碍性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PCOS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和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患者常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不孕等症状。促排卵治疗是PCOS不孕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通过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提高受孕几率。常用的促排卵药物包括克罗米芬、来曲唑等口服药物,对于口服药物反应不佳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促性腺激素(Gn)进行促排卵治疗。
下丘脑 - 垂体功能失调
下丘脑 - 垂体功能失调可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进而引起无排卵或稀发排卵。常见的病因包括精神压力过大、体重过度减轻或增加、运动过度、药物影响等。对于这类患者,促排卵治疗可以补充体内缺乏的促性腺激素,刺激卵泡发育和排卵。例如,使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或纯促卵泡素(FSH)等药物进行治疗。
卵巢早衰(POF)早期
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卵巢功能衰竭,表现为闭经、不孕、低雌激素血症等症状。在卵巢早衰早期,卵巢内可能还存在少量残存的卵泡,此时使用促排卵治疗有可能刺激这些卵泡发育和排卵,为患者争取自然受孕或辅助生殖的机会。但卵巢早衰患者的促排卵治疗效果往往较差,且需要谨慎评估治疗的风险和获益。
(二)黄体功能不足
黄体功能不足是指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分泌的孕激素不足,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促排卵治疗可以通过促进卵泡的正常发育和排卵,改善黄体的功能,为胚胎着床提供良好的内分泌环境。对于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不孕或反复流产患者,可在促排卵治疗的同时,联合黄体支持治疗,提高妊娠成功率。
(三)辅助生殖技术需求
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IVF - ET)
在IVF - ET治疗中,为了获得足够数量的优质卵子,需要进行超促排卵治疗。通过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 -a)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 -Ant)进行垂体降调节,然后联合使用促性腺激素刺激多个卵泡同时发育,待卵泡成熟后进行取卵,为后续的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提供物质基础。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
ICSI是一种针对男性严重少、弱、畸精子症的辅助生殖技术。与IVF - ET类似,ICSI也需要通过促排卵治疗获取多个卵子,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此外,对于一些需要胚胎遗传学诊断(PGD)或筛查(PGS)的患者,促排卵治疗可以提供更多的胚胎进行检测,增加选择正常胚胎的机会。
(四)不明原因不孕
对于经过全面检查仍未发现明确不孕原因的夫妇,促排卵治疗可以作为一种尝试性的治疗方法。通过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增加受孕的机会。在促排卵治疗过程中,可结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等技术,进一步提高妊娠率。
三、促排卵治疗的禁忌症
(一)绝对禁忌症
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
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等。促排卵治疗会刺激卵巢分泌雌激素,可能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加重病情。因此,患有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的患者禁止进行促排卵治疗。
性传播疾病急性期
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在急性期具有传染性,且可能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在疾病未治愈前进行促排卵治疗,不仅会增加感染传播的风险,还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和胎儿的健康。
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包括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等)、肝肾功能衰竭、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等。这些疾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耐受性和对治疗的反应,促排卵治疗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对促排卵药物过敏
如果患者对克罗米芬、来曲唑、促性腺激素等促排卵药物过敏,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皮疹等,因此禁止使用相关药物进行促排卵治疗。
(二)相对禁忌症
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会影响卵巢的功能和排卵,同时也会增加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在促排卵治疗前,应将甲状腺功能调整至正常范围。对于甲状腺功能异常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促排卵治疗可能会加重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高泌乳素血症
高泌乳素血症会抑制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的功能,导致排卵障碍。在使用促排卵药物治疗前,应先查明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存在垂体泌乳素瘤,应根据肿瘤的大小和性质决定是否先进行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在泌乳素水平未恢复正常前,促排卵治疗的效果往往不佳。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影响盆腔环境和卵巢功能,导致排卵障碍和不孕。对于轻中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促排卵治疗结合宫腔内人工授精可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于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尤其是合并盆腔粘连、卵巢巧克力囊肿较大的患者,促排卵治疗可能会加重盆腔粘连,影响卵巢对药物的反应,降低治疗效果。
心理因素
精神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会影响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的功能,导致排卵障碍。在进行促排卵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对于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患者,应先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待心理状态调整良好后再进行促排卵治疗。否则,心理因素可能会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四、结论
促排卵治疗在不孕症治疗和辅助生殖技术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症与禁忌症。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促排卵治疗。对于适应症患者,应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禁忌症患者,应避免使用促排卵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待病情好转或解除禁忌后再考虑是否进行促排卵治疗。同时,患者也应充分了解促排卵治疗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共同提高生育成功率。
门诊时间:8:00—20:00
医院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东明路206号
豫ICP备16014840号 (郑)医广【2025】第03-18-151号 2008-2023 版权所有
声明:网站内容仅供浏览,不作为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