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极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 30 - 50 岁的女性群体。尽管多数子宫肌瘤生长缓慢且恶变几率较低,但若未能及时察觉并处理,其引发的症状会给女性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因此,了解子宫肌瘤的常见症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至关重要。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警惕子宫肌瘤的发生。
月经模式改变
月经量增多
月经量增多是子宫肌瘤较为典型的症状之一。正常情况下,女性一次月经的出血量大约在 20 - 60 毫升,若超过 80 毫升则可判定为月经过多。子宫肌瘤引发月经量增多的主要机制在于肌瘤改变了子宫腔的形态和子宫内膜的面积。当肌瘤突向子宫腔内生长,即黏膜下肌瘤,或者较大的肌壁间肌瘤使子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时,子宫收缩功能受到影响,无法有效控制出血,从而导致月经量比平时明显增多。患者可能会发现卫生巾的使用量大幅增加,原本一天用 3 - 4 片卫生巾,现在可能需要 6 - 8 片甚至更多,且每片卫生巾的浸湿程度也明显加重。
经期延长
除了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也是常见表现。原本 3 - 7 天的经期可能会延长至 7 天以上,甚至达到十余天。这是由于子宫收缩异常,不能及时将经血完全排出,使得月经持续时间变长。长期经期延长会导致女性身体失血过多,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月经周期紊乱
部分子宫肌瘤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的情况,表现为月经提前或推迟,且周期不规律。这可能是由于肌瘤影响了卵巢的正常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失衡,从而干扰了正常的月经周期。
腹部异常表现
腹部肿块
随着子宫肌瘤的逐渐增大,患者可能会在下腹部触摸到肿块。尤其是在清晨空腹、膀胱充盈时,肿块更为明显。较小的肌瘤通常不易被自行察觉,而当肌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如直径超过 10 厘米时,腹部肿块就会比较容易被发现。肿块一般呈实性,可活动,无压痛,但当肌瘤发生红色变性或蒂扭转时,会出现剧烈疼痛,此时肿块也会有明显的压痛。
腹部胀满感
较大的子宫肌瘤会占据腹腔空间,导致腹部胀满不适。患者可能会感觉腹部有下坠感,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劳累后,这种症状会更加明显。这种胀满感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导致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问题。
压迫相关症状
泌尿系统症状
子宫肌瘤的生长位置不同,会对周围相邻器官产生不同的压迫。当肌瘤向前压迫膀胱时,会导致膀胱容量减小,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甚至在咳嗽、打喷嚏或用力时出现尿失禁。这是因为膀胱受到挤压后,其储存尿液的能力下降,稍微有点尿液就会产生尿意。如果肌瘤持续压迫膀胱,还可能引起膀胱炎,出现排尿疼痛、血尿等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若肌瘤向后压迫直肠,会引起排便困难、便秘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肠梗阻。患者可能会感觉大便干结、排便费力,甚至数天无法排便。长期便秘不仅会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还可能增加肠道疾病的发生风险。
输尿管及肾脏症状
当肌瘤向两侧生长,压迫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扩张、肾盂积水,进而影响肾功能。患者可能会出现腰部酸痛、胀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等。如果肾盂积水长期得不到缓解,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
其他不适症状
腹痛与腰酸背痛
一般情况下,子宫肌瘤不会引起明显的疼痛,但部分患者仍会感到下腹部坠胀、腰酸背痛。这种症状在经期可能会加重,主要是由于肌瘤使子宫充血、肿胀,以及经期盆腔充血所导致的。当肌瘤发生红色变性时,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的腹痛,同时可能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由于肌瘤内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淤积在肌瘤内,刺激子宫收缩引起的。另外,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也会出现急性腹痛,需要紧急处理。
不孕与流产
子宫肌瘤对女性的生育功能也有一定影响。黏膜下肌瘤会占据子宫腔空间,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导致不孕或早期流产;较大的肌壁间肌瘤可使子宫腔变形,子宫内膜供血不足,同样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和胚胎的生长发育,增加不孕和流产的风险。此外,肌瘤还可能影响输卵管的通畅和蠕动,阻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进一步影响生育。
当身体出现上述症状时,女性朋友们应提高警惕,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妇科检查,如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MRI)等,以便早期发现子宫肌瘤。一旦确诊,应根据肌瘤的大小、位置、症状以及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等因素,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积极治疗,保障自身健康。
门诊时间:8:00—20:00
医院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东明路206号
豫ICP备16014840号 (郑)医广【2025】第03-18-151号 2008-2023 版权所有
声明:网站内容仅供浏览,不作为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