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卵巢储备功能反映了女性的生育潜能,在辅助生殖技术中,促排卵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其与卵巢储备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本文旨在系统阐述常见的促排卵方案,包括长方案、短方案、拮抗剂方案、微刺激方案等,并深入分析不同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指标(如基础卵泡刺激素、抗缪勒管激素、窦卵泡数等)的影响,同时探讨影响这种作用效果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选择促排卵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一、引言
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卵巢内剩余卵母细胞的数量和质量,是评估女性生育能力的重要指标。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促排卵治疗是关键环节,通过使用促排卵药物刺激卵巢,使多个卵泡同时发育和成熟,以获取足够数量的卵子用于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IVF - ET)等操作。然而,不同的促排卵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存在差异,合理选择促排卵方案对于保护卵巢储备功能、提高辅助生殖治疗的成功率和保障患者的长期生殖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常见促排卵方案概述
(一)长方案
长方案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促排卵方案之一。在月经周期的黄体中期(一般为排卵后 7 天左右)开始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 - a),目的是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Gn),消除内源性周期对卵巢的刺激,避免自发排卵,为后续促排卵药物的使用创造良好的内分泌环境。一般连续使用 GnRH - a 14 - 21 天后,当达到降调节标准(即血雌二醇(E₂)< 50pg/ml,黄体生成素(LH)< 5IU/L,卵泡刺激素(FSH)< 5IU/L,子宫内膜厚度 < 5mm,无卵巢囊肿)时,开始添加促性腺激素(Gn)进行促排卵治疗,直至卵泡成熟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
(二)短方案
短方案相对长方案更为简洁。在月经周期的第 2 - 3 天开始同时使用 GnRH - a 和 Gn。GnRH - a 在短方案中主要起激发作用,短期内使 FSH 和 LH 分泌增加,促进卵泡发育,但随着 GnRH - a 的持续使用,又会迅速产生垂体脱敏作用,抑制内源性 Gn 的分泌,从而避免卵泡过早黄素化和自发排卵。短方案的促排卵时间较短,一般从月经第 2 - 3 天开始用药,约 10 - 12 天后卵泡成熟并注射 hCG 排卵。
(三)拮抗剂方案
拮抗剂方案是近年来应用逐渐增多的促排卵方案。在月经周期的第 2 - 3 天开始使用 Gn 促排卵,当主导卵泡直径达到 12 - 14mm 或血 E₂水平达到一定值时,开始添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 - ant)。GnRH - ant可以竞争性结合 GnRH 受体,迅速抑制内源性 Gn 的分泌,防止卵泡过早排卵,同时不影响卵泡的继续发育。该方案不需要降调节过程,用药时间相对较短,且能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风险。
(四)微刺激方案
微刺激方案是一种较为温和的促排卵方案,主要使用小剂量的 Gn(如克罗米芬、来曲唑等)联合或不联合小剂量 Gn 进行促排卵。克罗米芬和来曲唑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调节内分泌,促进卵泡发育。微刺激方案通常在月经周期的第 3 - 5 天开始用药,用药剂量较小,对卵巢的刺激相对较轻,适用于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对常规促排卵方案反应不佳或既往有 OHSS 病史的患者。
三、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一)对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的影响
基础卵泡刺激素是反映卵巢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长方案由于前期使用了较长时间的 GnRH - a进行降调节,抑制了垂体功能,在促排卵过程中,bFSH 水平通常处于较低且相对稳定的状态。短方案中,GnRH - a的激发作用会使 bFSH 在用药初期短暂升高,随后随着垂体脱敏而下降。拮抗剂方案对 bFSH 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添加 GnRH - ant前后,bFSH 水平变化不大。微刺激方案中,由于使用的促排卵药物剂量较小,对垂体 - 卵巢轴的干扰较小,bFSH 水平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总体变化相对温和。
(二)对抗缪勒管激素(AMH)的影响
抗缪勒管激素是由卵巢窦前卵泡和小窦卵泡的颗粒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其水平相对稳定,不受月经周期、激素类药物等因素的影响,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卵巢储备功能。研究表明,长方案可能会在短期内对 AMH 水平产生一定影响,使其有所下降,但这种下降通常是暂时的,在促排卵周期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可逐渐恢复。短方案、拮抗剂方案和微刺激方案对 AMH 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一般不会导致明显的长期变化。
(三)对窦卵泡数(AFC)的影响
窦卵泡数是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直观指标,通过阴道超声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双侧卵巢内直径 2 - 9mm 的窦卵泡数量。长方案在降调节过程中,可能会使部分窦卵泡的生长受到抑制,导致促排卵前的 AFC 较基础状态有所减少,但在促排卵药物的作用下,卵泡会继续发育和募集,最终获取的卵子数量可能与卵巢储备功能相关。短方案、拮抗剂方案和微刺激方案对 AFC 的影响相对较小,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卵巢的储备情况。
(四)对卵巢体积的影响
卵巢体积也是反映卵巢储备功能的一个方面。长方案由于降调节作用,可能会使卵巢体积在短期内有所缩小,但随着促排卵药物的刺激,卵巢体积会逐渐增大。短方案、拮抗剂方案和微刺激方案对卵巢体积的影响相对较为平稳,不会出现明显的体积波动。
四、影响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作用效果的因素
(一)年龄
年龄是影响卵巢储备功能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储备功能逐渐下降,对促排卵方案的反应也会发生变化。年轻患者卵巢储备功能较好,对各种促排卵方案的耐受性较强,不同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而高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对促排卵药物的反应可能较差,不同方案的选择对其卵巢储备功能的保护和利用更为关键。
(二)卵巢储备功能基础状态
患者的基础卵巢储备功能状况直接影响促排卵方案的选择和效果。对于卵巢储备功能良好的患者,可以选择长方案、短方案等常规促排卵方案,以获取较多的卵子数量。而对于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患者,微刺激方案可能更为合适,能够在减少对卵巢刺激的同时,尽可能地获取可用的卵子。
(三)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这也会影响促排卵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的作用效果。有些患者对 GnRH - a或 GnRH - ant较为敏感,可能会出现过度抑制或反应不佳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方案和药物剂量。此外,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也可能对促排卵治疗的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五、结论
不同的促排卵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各有特点。长方案通过降调节过程为促排卵创造良好的内分泌环境,但可能会在短期内对卵巢储备功能指标产生一定影响;短方案用药相对简便,但对内分泌的干扰较大;拮抗剂方案能有效防止卵泡过早排卵,且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较小;微刺激方案温和刺激卵巢,适用于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患者。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卵巢储备功能基础状态、个体差异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促排卵方案,在提高辅助生殖治疗成功率的同时,尽可能保护卵巢储备功能,保障患者的长期生殖健康。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规模、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深入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的长期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门诊时间:8:00—20:00
医院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东明路206号
豫ICP备16014840号 (郑)医广【2025】第03-18-151号 2008-2023 版权所有
声明:网站内容仅供浏览,不作为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