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俗称“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方法,被广大女性所采用。然而,尽管其优点众多,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女性可能需要考虑取出宫内节育器。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取环的常见情况,上环的女性应予以关注。
1. 避孕需求改变
计划怀孕:如果女性决定要生育孩子,那么取环是首要步骤。在计划怀孕前,应咨询医生安排取环时间,以确保身体处于最佳受孕状态。
改用其他避孕方式:出于个人偏好、健康考虑或医生建议,女性可能希望改用其他避孕方法,如口服避孕药、皮下埋植剂或避孕套等。此时,也需要取出宫内节育器。
2. 绝经后
女性进入绝经期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逐渐萎缩。而宫内节育器的大小是固定的,不会随子宫缩小而变小,因此可能会嵌入子宫壁,引起疼痛、出血等不适症状。因此,建议在绝经后一年内取出宫内节育器。
3. 宫内节育器移位或脱落
宫内节育器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移位或脱落,这会导致避孕失败,甚至可能引起疼痛、出血等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宫内节育器移位或脱落,应立即就医并取出。
4. 副作用严重
虽然宫内节育器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但部分女性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副作用,如持续性的下腹疼痛、异常子宫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等。如果经过医生评估确认这些症状与宫内节育器有关,且无法通过其他方式缓解,那么可能需要取出宫内节育器。
5. 感染或炎症
如果宫内节育器引起了宫腔感染或盆腔炎症等并发症,需要及时取出宫内节育器,并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6. 医嘱建议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患有某些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或需要接受某些治疗(如放射治疗、化疗等),医生可能会建议取出宫内节育器以避免潜在的风险或并发症。
注意事项
取环前应进行妇科检查,了解宫内节育器的位置、形态及子宫情况。
取环时间一般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天内进行,以减少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取环后应注意休息和个人卫生,避免剧烈运动和盆浴,以防感染。
如出现持续性的下腹疼痛、出血、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上环的女性应定期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任何不适或需要改变避孕方式的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并考虑取环。
门诊时间:8:00—20:00
医院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东明路206号
豫ICP备16014840号 (郑)医广【2024】第03-21-170号 2008-2023 版权所有
声明:网站内容仅供浏览,不作为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