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都妇产医院
郑州妇产科医院
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科普 >
早孕检查必知:HCG、B超和孕酮的作用
人阅读 来源:郑州美中商都妇产医院
 

  早孕阶段是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及时、规范的检查对确认妊娠状态、评估胚胎健康及排除潜在风险至关重要。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超(超声检查)和孕酮是早孕检查中的三大核心项目,三者从不同角度为孕妇和胎儿提供关键信息。以下从作用机制、检查意义及临床应用三方面进行规范解读。

  一、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妊娠的“信号灯”

  作用机制

  HCG由胚胎着床后形成的滋养细胞分泌,是早期妊娠的标志性激素。其核心功能包括:

  维持黄体功能,促进孕酮分泌,为胚胎提供营养支持;

  抑制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的排斥反应;

  刺激胎儿性腺发育。

  检查意义

  确认妊娠:受精卵着床后7-10天,血液中HCG水平开始升高,尿HCG检测通常在月经推迟1周后呈阳性。

  动态监测:通过连续检测血HCG(每48小时翻倍增长),可初步判断胚胎活性。若增长缓慢或下降,可能提示异位妊娠、胚胎停育或流产风险。

  辅助诊断:结合孕酮水平,可区分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如宫外孕时HCG增长缓慢且孕酮水平低)。

  注意事项

  血HCG检测比尿HCG更敏感、准确,尤其适用于早期妊娠确认;

  单次HCG值需结合孕周动态分析,避免孤立解读。

  二、B超(超声检查):胚胎的“透视镜”

  作用机制

  B超通过高频声波成像,直观观察子宫内环境及胚胎发育情况,是早孕阶段最直接、无创的检查手段。

  检查意义

  确定妊娠位置:排除宫外孕(如输卵管妊娠)及葡萄胎等异常妊娠;

  评估胚胎发育:

  孕5周可见孕囊,孕6周可见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动;

  测量胎芽长度或头臀长(CRL),可准确推算孕周;

  排查结构异常:早期发现子宫畸形、卵巢囊肿等可能影响妊娠的疾病;

  监测多胎妊娠:确认胚胎数量及绒毛膜性(如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需密切随访)。

  注意事项

  首次B超建议在孕6-8周进行,过早检查可能因胚胎未发育至可观测阶段导致误判;

  阴道B超比腹部B超更清晰,且无需憋尿,但需根据孕妇情况选择;

  避免频繁B超检查,目前无证据表明规范使用超声对胎儿有害。

  三、孕酮:妊娠的“保护伞”

  作用机制

  孕酮由卵巢黄体分泌(早期妊娠)或胎盘合成(中晚期妊娠),是维持妊娠的重要激素,主要功能包括:

  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抑制宫缩,防止流产;

  促进子宫内膜增厚,为胚胎着床提供“肥沃土壤”;

  调节免疫反应,保护胚胎免受母体排斥。

  检查意义

  评估黄体功能:孕酮水平低可能提示黄体功能不足,增加流产风险;

  辅助诊断流产类型:

  先兆流产:孕酮正常或偏低,HCG正常增长;

  难免流产:孕酮持续下降,HCG增长缓慢或下降;

  指导保胎治疗:对黄体功能不足者,补充孕酮(如黄体酮胶囊、针剂)可降低流产率。

  注意事项

  孕酮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且呈脉冲式分泌,单次检测可能不准确,需结合HCG及B超综合判断;

  并非所有孕酮低者都需要保胎,需排除胚胎染色体异常等根本原因;

  过度补充孕酮可能增加胎儿畸形风险,需严格遵医嘱用药。

  四、HCG、B超与孕酮的协同作用

  三者从激素水平、胚胎形态及子宫环境三方面互补,形成早孕检查的“黄金三角”:

  HCG反映胚胎活性,孕酮支持妊娠维持,B超确认胚胎位置及发育;

  例如:HCG增长缓慢+孕酮低+B超未见胎心,提示胚胎停育可能;

  临床决策需综合三者结果,避免单一指标误判。

  总结

  早孕检查是保障母婴健康的第一道防线。HCG、B超和孕酮分别从激素动态、胚胎形态及子宫环境角度提供关键信息,三者缺一不可。孕妇应遵医嘱按时检查,理性看待检查结果,避免过度焦虑或忽视风险。早期发现异常并干预,可显著提高妊娠成功率,为健康分娩奠定基础。

上一篇:早孕检查全指南:时间、项目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月经推迟一周正常吗?医生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