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的准妈妈们,随着预产期一天天临近,想必既满心期待着新生命的降临,又难免有些忐忑不安。尤其是那些被诊断为高危妊娠的孕妈,心里更是多了几分担忧。在高危妊娠的孕晚期管理中,加强胎心监护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今天,咱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孕晚期高危妊娠为何需要加强胎心监护。
一、什么是高危妊娠与胎心监护?
(一)高危妊娠
高危妊娠是指妊娠期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有某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等,可能危害孕妇、胎儿与新生儿或者导致难产的情况。像孕妈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心脏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或者胎儿存在生长受限、多胎妊娠、羊水异常等情况,都属于高危妊娠范畴。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孕妈和胎儿在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风险。
(二)胎心监护
胎心监护是应用胎心率电子监护仪,记录胎心率曲线和宫缩压力波形,为临床提供分析依据的一种检查手段。它能够实时、动态地监测胎儿在子宫内的心跳情况,以及心跳随宫缩、胎动等因素的变化,从而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
二、孕晚期高危妊娠加强胎心监护的必要性
(一)及时发现胎儿缺氧
孕晚期胎儿对缺氧的耐受能力较差,而高危妊娠的孕妈和胎儿更容易出现缺氧的情况。例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导致孕妈全身小血管痉挛,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胎儿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则可能直接导致胎盘供血不足,使胎儿处于缺氧的危险之中。
胎心监护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胎儿缺氧的早期信号。当胎儿缺氧时,胎心率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如胎心率基线变异减小、消失,出现晚期减速等情况。通过加强胎心监护,医生可以及时发现这些异常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让孕妈吸氧、改变体位等,以改善胎儿的缺氧状况,避免胎儿因长时间缺氧而受到不可逆的损伤。
(二)评估胎儿宫内储备能力
高危妊娠的胎儿宫内储备能力往往较差,这意味着他们在面对宫缩、缺氧等应激情况时,适应能力较弱。胎心监护可以通过模拟宫缩等方式,来评估胎儿对宫缩等应激情况的反应。
正常情况下,胎儿在宫缩时会有一定的加速反应,即胎心率在一定时间内明显加快,并且持续时间、幅度等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这说明胎儿的宫内储备能力良好,能够较好地应对宫缩等刺激。然而,高危妊娠的胎儿可能缺乏这种加速反应,或者出现异常的减速反应,这提示胎儿的宫内储备能力不足,需要医生密切关注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三)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一些高危妊娠因素,如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等,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胎心监护不仅可以反映胎儿的心跳情况,还能间接反映胎儿的生长发育状态。
例如,如果胎儿长期处于缺氧或营养不良的环境中,其生长发育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胎儿体重过轻、活动能力减弱等。通过加强胎心监护,医生可以观察到胎儿胎动的变化以及胎心率的相关指标,从而及时发现胎儿生长发育异常的迹象,并进一步进行超声检查等评估胎儿的生长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障胎儿的健康发育。
(四)预测分娩风险
孕晚期是分娩的关键时期,高危妊娠的孕妈在分娩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更高。胎心监护可以帮助医生预测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会频繁发生,这会对胎儿的氧气供应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胎儿的宫内储备能力较差,在宫缩时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缺氧情况,甚至导致胎儿窘迫。通过加强胎心监护,医生可以了解胎儿在宫缩时的耐受情况,评估分娩的风险,从而决定合适的分娩方式和分娩时机,降低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
三、高危妊娠孕妈如何配合胎心监护?
(一)按时产检与胎心监护
高危妊娠的孕妈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进行产检和胎心监护。不要因为觉得麻烦或者自我感觉良好而擅自减少检查次数。定期的胎心监护可以让医生及时了解胎儿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并尽早处理。
(二)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状态
做胎心监护时,尽量选择在宝宝比较活跃的时候,比如饭后半小时左右。同时,要保持放松的心情,避免紧张和焦虑。因为情绪的波动可能会影响胎儿的胎动和胎心率。可以在检查前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做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
(三)与医生密切沟通
如果在胎心监护过程中有任何不适或者疑问,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同时,要如实向医生告知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感受,比如是否有头晕、心慌、腹痛等症状,以及近期胎儿的胎动情况等。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准确判断胎儿的健康状况非常重要。
(四)注意日常自我监测
除了在医院进行胎心监护外,孕妈在家也可以进行简单的自我监测。比如,每天固定时间数胎动,了解胎儿的活动规律。如果发现胎动明显增多或减少,要及时就医。
孕晚期高危妊娠的孕妈们,加强胎心监护是保障胎儿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它就像一双敏锐的眼睛,时刻关注着胎儿在子宫内的一举一动。希望每一位高危妊娠的孕妈都能重视胎心监护,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平安顺利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门诊时间:8:00—20:00
医院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东明路206号
豫ICP备16014840号 (郑)医广【2025】第03-18-151号 2008-2023 版权所有
声明:网站内容仅供浏览,不作为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