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都妇产医院
郑州妇产科医院
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科普 >
守护子宫健康:子宫肌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深度解析
人阅读 来源:郑州美中商都妇产医院
 

  在女性的身体里,子宫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器官,它不仅承载着孕育新生命的使命,还与女性的内分泌、月经等生理功能息息相关。然而,子宫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其中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较为常见的两种。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两种疾病。

  子宫肌瘤:子宫里的“不速之客”

  什么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它就像子宫里突然出现的“小疙瘩”,大小不一,数量也因人而异,可能单个存在,也可能多个同时出现。

  发病原因

  目前,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它与多种因素有关。

  激素水平:雌激素和孕激素是促进子宫肌瘤生长的重要因素。在育龄期,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相对较高,这也是子宫肌瘤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的原因之一。当女性进入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肌瘤往往会逐渐萎缩。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女性患有子宫肌瘤,那么其他女性成员患病的几率可能会增加。这说明遗传在子宫肌瘤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生活方式: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饮食不均衡(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糖食物)等,也可能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增加患子宫肌瘤的风险。

  症状表现

  子宫肌瘤的症状因肌瘤的大小、位置和数量而异。

  月经改变:这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这是因为肌瘤使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影响了子宫的收缩,从而导致月经异常。长期月经量过多还可能引起贫血,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

  腹部包块:当肌瘤逐渐增大,使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时,患者可能会在下腹部摸到包块。尤其是在清晨膀胱充盈时,包块更为明显。

  白带增多: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加上盆腔充血,可导致白带增多。如果肌瘤发生感染、坏死,还可能出现脓性、血性或有臭味的白带。

  压迫症状:当肌瘤压迫膀胱时,会引起尿频、尿急;压迫直肠时,会导致便秘、排便困难;压迫输尿管时,可能引起肾盂积水。

  不孕与流产:肌瘤可能影响精子的进入、受精卵的着床和胎儿的发育,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治疗方法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肌瘤的大小和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

  观察等待:对于肌瘤较小、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尤其是接近绝经期的女性,可以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肌瘤的生长情况,无需特殊治疗。因为绝经后肌瘤可能会自行萎缩。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缩小肌瘤体积。常用的药物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 - a),它可以抑制雌激素的分泌,使肌瘤缩小,但停药后肌瘤可能会再次增大。还有米非司酮等,也可用于术前缩小肌瘤体积或治疗子宫肌瘤导致的月经过多。

  手术治疗: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对于肌瘤较大、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怀疑有恶变等情况的患者,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多种,如肌瘤剔除术(保留子宫,只切除肌瘤)、子宫切除术(切除整个子宫)等。具体选择哪种手术方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等因素来决定。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外的“捣乱分子”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只生长在子宫腔内,但当子宫内膜组织“跑”到了卵巢、输卵管、盆腔腹膜等部位时,就会形成异位病灶。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也会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出血,但却无法像正常子宫内膜一样排出体外,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发病原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种植学说:经期时,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或盆腔腹膜表面,并继续生长和蔓延。

  化生内膜学说:盆腔腹膜的化生细胞在雌激素、孕激素等因素的刺激下,可化生为子宫内膜样组织。

  免疫防御功能缺陷:当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出现异常时,无法有效清除逆流的子宫内膜碎片,从而导致其种植和生长。

  症状表现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多种多样,且因人而异。

  痛经:这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继发性痛经,且呈进行性加重。疼痛多位于下腹、腰骶及盆腔中部,有时可放射至会阴部、肛门或大腿。疼痛常在月经来潮前1 - 2天开始,经期第1天最剧,之后逐渐减轻。

  慢性盆腔痛:部分患者可出现慢性盆腔痛,疼痛程度不一,可在月经期加重,也可持续存在。

  性交不适:异位病灶累及直肠子宫陷凹或因局部粘连使子宫后倾固定时,在性交过程中,子宫颈碰撞及子宫上提而引起疼痛。

  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不孕率高达40% - 50%。其不孕的原因可能与盆腔微环境改变、免疫功能异常、卵巢功能异常等有关。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通过抑制卵巢功能,阻止异位内膜的生长。常用的药物有口服避孕药(如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孕激素(如地诺孕素)、孕三烯酮等。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减少月经量,但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体重增加等。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症状严重或有较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保守性手术(保留生育功能,只切除异位病灶)、半根治性手术(切除子宫和病灶,保留卵巢)和根治性手术(切除子宫、双侧附件及所有可见的异位病灶)。

  辅助生殖技术:对于有生育要求且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等。

  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了解它们的特点,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就能有效控制病情,守护好我们的子宫健康。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上一篇:甲状腺结节对孕期和胎儿发育的影响

下一篇:育龄女性必看:常见子宫疾病及实用预防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