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妈妈们,你们是否经历过这些尴尬瞬间:打个喷嚏就漏尿、抱娃时腰酸背痛、甚至感觉下体有“异物”下坠?这些可能是盆底肌松弛的信号!
盆底肌是支撑子宫、膀胱、直肠的“隐形吊床”,孕期和分娩的压迫会让它变得松弛无力。若不及时修复,可能导致漏尿、盆腔器官脱垂、性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
医生提醒:产后42天至半年是盆底肌修复的黄金期!今天分享5个简单有效的盆底肌修复动作,在家就能练,宝妈们快收藏!
一、为什么产后42天要开始练盆底肌?
身体恢复期:产后42天,子宫基本恢复,恶露排净,此时开始修复更安全。
黄金窗口期:此时盆底肌弹性较好,修复效果事半功倍。
预防恶化:早期干预可避免盆底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
二、盆底肌修复必做的5个动作
1. 凯格尔运动(基础版)
动作要领:
平躺或坐姿,双腿微曲,放松腹部和臀部。
收缩盆底肌(想象憋尿或夹断尿流的感觉),保持5秒,放松10秒。
重复10-15次/组,每天3-4组。
注意:避免收缩腹部或臀部肌肉,专注盆底肌发力。
2. 桥式挺臀
动作要领:
平躺,双腿屈膝,双脚踩地,双臂平放两侧。
臀部发力抬起,使身体呈一条直线,保持5秒后缓慢放下。
重复10-15次/组,每天2-3组。
作用:增强盆底肌和核心肌群力量,改善腰酸背痛。
3. 猫式伸展
动作要领:
四肢着地,双手与肩同宽,双膝与髋同宽。
吸气时背部下沉抬头,呼气时拱背低头看向肚脐。
重复10-15次/组,每天2-3组。
作用:放松盆底肌,缓解产后腰骶部紧张。
4. 仰卧腿部提升
动作要领:
平躺,双腿伸直并拢,缓慢抬起至与地面成90度,保持5秒后放下。
重复10-15次/组,每天2-3组。
进阶版:单腿交替提升,或抬腿时保持盆底肌收缩。
5. 深呼吸放松训练
动作要领:
平躺或坐姿,闭眼深呼吸,吸气时想象气流充满腹部,呼气时盆底肌缓慢收缩。
每次练习5-10分钟,每天2-3次。
作用:缓解盆底肌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三、盆底肌修复的注意事项
循序渐进:从低强度开始,逐渐增加次数和时长,避免过度疲劳。
避免屏气:运动时保持自然呼吸,避免憋气导致腹压升高。
结合评估:建议产后42天先在医院进行盆底肌功能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
持之以恒:盆底肌修复需要长期坚持,建议至少持续3-6个月。
四、医生提醒:这些情况需及时就医
漏尿严重:咳嗽、大笑时频繁漏尿,影响日常生活。
盆腔坠胀:感觉阴道有“异物”脱出,或下体持续坠胀。
性生活障碍:疼痛、干涩或无法达到高潮。
修复无效:坚持锻炼2-3个月后症状无改善。
结语:盆底肌修复是产后妈妈的“必修课”,不仅关乎健康,更影响生活质量。从产后42天开始,每天花10分钟练习这5个动作,让盆底肌重获“紧致”力量!
门诊时间:8:00—20:00
医院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东明路206号
豫ICP备16014840号 (郑)医广【2025】第03-18-151号 2008-2023 版权所有
声明:网站内容仅供浏览,不作为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