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都妇产医院
郑州妇产科医院
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科普 >
产后尿失禁:盆底肌功能为什么会受损?如何进行康复?
人阅读 来源:郑州美中商都妇产医院
 

  产后尿失禁是许多新妈妈面临的常见问题,它不仅影响了妈妈们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扰。那么,为什么产后会出现尿失禁?盆底肌功能为何会受损?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康复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一、产后尿失禁的原因:盆底肌功能受损

  盆底肌松弛:

  在怀孕过程中,随着子宫的不断增大,盆底肌受到长期的压迫,导致其弹性和收缩能力下降。分娩时,盆底肌进一步受到牵拉,尤其是顺产时,胎儿通过产道会对盆底肌造成较大的损伤。这种损伤使得盆底肌无法正常支撑膀胱等盆腔器官,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大笑、打喷嚏),尿液就可能不自主地流出。

  产道损伤:

  顺产过程中,产道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包括尿道周围组织、膀胱颈等部位的撕裂或侧切。这些损伤会影响尿道的正常闭合机制,导致尿液不能被有效控制。

  激素变化:

  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这些激素会使骨盆关节、韧带松弛,以适应胎儿的生长和分娩。产后激素水平不能迅速恢复到孕前状态,这种松弛状态会持续一段时间,影响盆底组织的正常功能,包括尿道括约肌的功能。

  尿道结构改变:

  怀孕和分娩过程可能导致尿道的长度、角度和位置发生改变,使得尿道阻力减小,膀胱内压力稍一增加,尿液就容易溢出。

  肥胖:

  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产后未能及时恢复,过多的脂肪堆积在腹部,会增加腹压。长期的高腹压对盆底肌和膀胱造成持续的压力,加速盆底肌的松弛,同时也影响膀胱的正常功能。

  二、产后尿失禁的康复方法

  加强盆底肌锻炼:

  盆底肌锻炼是改善产后尿失禁的有效方法。凯格尔运动是一种常用的盆底肌锻炼方式,即收缩肛门和阴道的肌肉,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建议每天进行3-4次,每次持续5-10分钟。

  调整饮食习惯:

  产后饮食要清淡,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膀胱,加重尿失禁症状。同时,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保持尿液稀释,减少对膀胱的刺激。

  进行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电刺激、生物反馈等,可以帮助恢复盆底肌肉的功能。电刺激是通过电流刺激盆底肌肉,使其收缩,增强肌肉力量;生物反馈则是通过仪器监测盆底肌肉的活动,让患者学会正确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

  采用药物治疗:

  对于严重的尿失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治问题,且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手术治疗:

  对于盆底肌损伤严重,经过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前盆、后盆以及全盆修复,可以较好地恢复盆底肌功能。

  保持良好的心态:

  产后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新妈妈们不必过于焦虑。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三、结语

  产后尿失禁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康复方法,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得到改善。新妈妈们要勇敢面对这个问题,积极采取康复措施,早日恢复健康。同时,家人也应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新妈妈们度过这一特殊时期。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新妈妈们的健康和幸福加油!

上一篇:月经来3天和7天,哪个更健康?哪些月经异常情况需就医?

下一篇:取环后多久可以要孩子?应该如何备孕?